|
|
|
|
|
一、配套环境 |
|
|
|
|
项目 |
详细信息 |
|
|
|
|
(一)港口 |
营口港(包括鲅鱼圈港和营口老港两个港区),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,全国10大港口和沿海主枢纽港之一,是东北地区深水不冻良港之一,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。 现有50个生产泊位,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,年吞吐已达1.75亿吨,其中集装箱运量240万标准箱,可通过20万吨级的大型货轮,可停泊30万吨油轮。 主要货种有集装箱、矿石、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、粮食、汽车、钢材、散杂等。 产业基地距营口老港8公里 距鲅鱼圈港25公里 |
|
|
|
|
|
|
|
|
(二)交通 |
周边铁路:长春至大连(铁路编组站编组能力 2007年达到1亿吨)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(2007年开工建设,设计时速每小时200—350公里);产业基地距铁路站点20公里。 |
|
|
|
|
周边公路:沈大高速、京沈高速、305国道、202国道。产业基地距高速公路距离20公里。90分钟车程内可抵达沈阳、大连、鞍山、抚顺、本溪、锦州、盘锦、辽阳等城市。 |
|
|
|
|
周边机场: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145 公里,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175 公里,在基地内正在建设营口机场。 |
|
|
|
|
主要联外道路:滨海大道、新联大街、新海大街。其中滨海大道直通港口,车程30分钟。 |
|
|
|
|
(三)土地 |
土地面积: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180平方公里,全部为国有建设用地。产业基地管委会可自行办理土地使用证。 |
|
|
|
|
土地配套:给水(含中水)、电力、道路、燃气、供热、排水、通讯已全部完成。 |
|
|
|
|
绿地率:居住不低于15%;工业不低于30%。 |
|
|
|
|
(四)气候 |
营口市濒临渤海,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年平均气温9.8 oC,平均风速2-4m/秒;降水适中,年平均降水量为704.4毫米;光照充足,年平均日照为2811.6小时。 |
|
|
|
|
(五)地质条件 |
钻探揭遇土层为海滨相沉积的亚粘土,工程地质条件较好,比较适合工程建设。地基承载力为110-150Kpa/平方米左右。 |
|
|
|
|
(六)供水 |
目前,营口市供水能力33.1万吨/日,到2009年可供水40.1万吨/日,到2010年可达到65万吨/日。沿海产业基地规划供水能力按35万吨/日设计。 |
|
|
|
|
(七)供电 |
•华能营口电厂现装机容量184万千瓦,2010年装机容量将达304万千瓦; •2007年产业基地一期将建成1座220千伏的变电所,6座66千伏变电站,增容改造1座220千伏变电所; •2008年,华能营口沿海热电厂将在产业基地建成6×33万千瓦热电机组; 现有供电设施可供新建企业用电需要。 |
|
|
|
|
(八)燃气 |
目前,营口市供燃气能力9万立/日,2009年-2010年可供燃气20-21万立/日。 |
|
|
|
|
(九)人力资源 |
营口有产业工人50多万人,其中从事第二产业工人约24万人,其中技术工人10万人以上。每年有包括大中专、技工学校毕业生在内的3万多人进入劳务市场。产业基地即将投入运行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,每年可培训输出技术人才3500人以上。 |
|
|
|
|
(十)政策环境 |
产业基地已列入国家《东北地区振兴规划》;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;享受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,同时享受省政府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和省“五点一线”沿海经济带园区项目贷款贴息政策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